#情感书写
亲自手写文字比使用翻译工具更能传达真挚的情感。因为在逐字书写时,会不由自主地默念出来。😏(我个人的看法)
July 1, 2025 at 12:02 AM
“我想要叩问的是,艺术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八年过去,#林奕含 的诘问依然悬在文学的上空。她曾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撕开“文学含有巧言令色”的真相,当浪漫叙事成为掩盖权力碾压的暴行,当文字沦为某些施暴者的修辞术,我们是否都成了共谋沉默的读者?文学,无数人将之视为最接近的灵魂的东西,它让一切情感显现具象,有着包装冰冷现实的魔法,但当其变成意象成为美化掠夺的匕首,成为隐喻粉饰压迫,亦或是用“爱情”包装性交易,我们能否林奕含一样,惊醒出那是被语言的幻术麻醉?

多么伟大的作家也只是在书写他的片面
-------托尔斯泰

以禅宗观点,任何艺术都是虚幻而已
April 28, 2025 at 2:40 AM
📢 [AI摘要] 电影《简·奥斯汀毁了我的生活》聚焦巴黎书店店员阿加特。她受奥斯汀作品影响,对生活和爱情有着高标准而停滞不前。一个写作营让她踏上自我发现之旅,面对情感纠葛的同时,通过创作找到突破。影片探讨现代女性如何摆脱困境,不再依赖恋情,而是通过直面自我、提笔书写来实现个人成长。
No Title
apnews.com
May 20, 2025 at 6:57 PM
Unlock Emotional Clarity: Handwritten Journaling Techniques from Burns' Anxiety Self-Help Book!

#情感书写 #自助书籍 #手写疗法
April 18, 2025 at 10:54 AM
清晰简洁,而网媒的标题则被策略性地设计用于增加点击。过去二十年,网媒的标题越来越长,以对话语气书写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但同时不会透露太多信息。相关技巧包括使用主动动词,使用代词如“我”、“你”或“他们”,高频使用疑问词如“如何”、“什么”、“为什么”。这些元素通过创造信息鸿沟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读者只有点击阅读文章才能填上这一鸿沟。研究还发现具有完整句子的标题更具有活力和情感,其具有的叙事结构更能唤起情感。情绪分析显示,无论是高质量的新闻媒体还是低质量的八卦媒体,标题平均变得更加负面。研究人员还发现,右翼媒体相比左翼媒体和中立媒体会更高频率的使用负面标题。研究人员对这一趋势增加读者区分严肃内容
May 22, 2025 at 2:01 AM
狗与飞盘,是默契与活力的完美结合。当飞盘划破天空,狗狗矫健的身影紧随其后,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只剩下纯粹的快乐与信任。无论是公园的草坪还是海滩的夕阳下,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狗狗的身体,更深化了主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纽带。每一次精准的接盘,都是对彼此默契的无声赞美;每一次欢快的奔跑,都让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飞盘不只是玩具,它是人与狗共同书写的快乐篇章。
June 6, 2025 at 10:07 AM
个人记忆具有个人性主观性,是有情感有倾向性的记忆,系如今的作者对已逝历史的记忆和书写,这种记忆和书写之目的,是为了记住历史、反思历史、审视历史,也是为了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和解剖自我。不如此便会缺失反思精神和历史深度,造成对于事实和历史的回避与掩盖。这种具有个人化的情感意旨和精神指向的历史书写,用邵先生自己说过的话,也可以说叫“寻找灵魂”,找回“迷失的灵魂”。

— 『一個戴灰帽子的人』
July 6, 2025 at 11:55 AM
有些人觉得自己正在努力走出过去的创伤,但实际上却只是一味回避所有能联想到过去创伤的人和事情,让自己陷入孤独之中。

这是一种通过回避来应对创伤的方式,这种应对方式并不能让人完全走出创伤。而想要真正走出创伤,我们必须去建立能改变过去的创伤反应的新情感联结和新人际关系。

当同样的情形下,我们一次次遇到和早先创伤时期不同的对待,我们的情绪反应系统也会慢慢开始改变。

有人没有选择抛弃我们,而是选择来寻找我们的时候;有人没有选择无视我们,而是选择努力理解我们的感受的时候 —— 我们的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我们下意识里对世界认知也会开始重新书写。 source
July 24, 2025 at 12:07 PM

💔 萨福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曾被迫离开家乡,流亡西西里岛,在那里经历了婚姻的挫折。但即便在逆境中,她依然坚持创作,用诗歌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关于她的逝世,存在多种说法,但无论真相如何,她的名字和作品都已永远镌刻在古希腊文学的史册上。

🌟 柏拉图曾誉萨福为“第十位缪斯女神”,这一赞誉充分体现了她在古希腊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尽管她的诗篇曾在中世纪遭到教会的禁毁,但她的传奇和诗歌作品依然流传至今,成为后世无数艺术家和文学家的灵感源泉。

🌈 让我们铭记这位才华横溢的古希腊女诗人,感受她诗歌中的真挚情感和独特魅力。萨福,用一生书写传奇,用诗歌照亮历史长河!
January 20, 2025 at 7:10 AM
《我在北京做家政》序言丨张慧瑜:会书写的女人

#家政女工 文丽在北京做家政,工作在雇主家里,对于雇主来说,家是私人的、温暖的地方,而对家政女工来说,这是劳动的场所。文丽生动地把不可见的、隐形的家务工作呈现出来。她在照顾老人、孩子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情感,除了做饭、做家务之外,还要陪老人聊天、散步以及承……(来自微信公众号25/06/21)

阅读全文: https://at.laborinfocn6.com/articles/url?lk=https%3A//mp.weixin.qq.com/s/hKd0veW3sH5KN1lCexhlbw
原链接 […]
Original post on social.datalabour.com
social.datalabour.com
June 23, 2025 at 3:15 PM
但如果是被日记里经常出现的那个人捡到,朋友?家人?只要是日记里出现过跟自己有关系的人——
那他们一定会书写,一定会的,出于情感上的想念就一定会。

而且要是在日记的主人书写日记时,与后来的人关系并不好,就更加有意思了。
像是在隔空对话……又像是用自己现在的人生去“继续续写”这本日记的主人的人生。
从“我”,变成“我们”。
如果过去我们,无法真正做到“我们”,那么这本日记会代替我们来实现。

而且一想到凯宝很多思考还有大多数真实的一面会在日记里展露。搭配上塞巴的片段。
哎呦……………………我就说还是摸不到见不着的才好吃嘛(。。。。)
January 21, 2025 at 3:18 PM
吃了两倍的药,依然有些躯体化,肋骨是沉重的,我困在身体的牢笼中。想法、情感和语句如超新星般蓬发、成长,变成雨后草地上光滑的白色马勃。我或许应该出去走走,随便走走,沿着河走,沿着江走,在森林和城市的边缘走,用脚步书写、持续地书写。
February 17, 2025 at 3:0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