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il0cor.bsky.social
R
@lil0cor.bsky.social
99 followers 81 following 1.1K posts
they/them | 20 | HL (🦅 転セバ (GB>GL=BG>BL) |口味很邪,会口嗨很多东西。主要是记录用的博客。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
wsk我现在给你写一份心理侧写报告还来得及吗。
重新拉了时间线。
18岁进入安布雷拉,接触丽莎,开始日复一日缓慢有周期性的实验,心理阈值是逐渐降低,但是没有触发属于“正常人”的反应。
21岁左右,威廉因为嫉妒阿莱克西亚,短期内频繁做实验,wsk给他收拾烂摊子,短期频繁过度刺激,触发了反应。

那么如果假设前期的wsk的傲慢自大的性格是源自于对自身能力的骄傲(这里不会赘述)+安布雷拉那种优绩主义的环境影响。那么中后期的冷酷,其实很像是在那种高压环境下的防御机制或创伤影响。

那那些看起来善意的行为,严格来说,虽然我自己写是薛定谔状态,但是如果真的要说,更多是一种在安布雷拉那个环境下残留的人性,但是长久以来的生存方式他将它作为了工具。
每天起床做饭好头大。
🤔挖不论是老版生化还是重制版,都没见过wsk将情感视为弱者的象征这一直接证据。
这观点到底从哪来的……?????
。。。。。。
🤔我开始思考起到时候要是发布,该给标题取什么名字。
跟GPT讨论,只给了核心结构和论点,被分析整体观点是:他如何成为那样的人。
开始犹豫要不要取名为:论阿尔伯特是如何成为“威斯克”。
😈☝️空气炸锅万岁
在整个文档的前言我还说:

但是我在翻RE5原作资料的时候我真的快憋不住了,
全程:你·他·妈·的这份文件到底在说什么,我能理解前因后果,我能看出竹内润真的有认真写了,但是为什么到那里就画风突变了。
最后:
我要把主观情绪夹进去,我会锐评竹内润版,我也会夸奖他写的好的地方,但是不排斥我讨厌。
。开始挖RE5的文件作为考据资料,全程基本上是沉默的,一会叹气一会揉眼睛,我是真的……哎……
哎!!!!!!!!!(撕咬空气)
如果说re5的wsk是因为知道过去被操控,杀死斯宾塞以夺取人生的控制权,那么夺取成神的资格,并把自己当作新人类的神,四舍五入算是一种应激反应,一种曾经自己的存在被他人所定义,而成为新人类的神=我自身的存在由我自己来定义。

好了我彻底懂竹内润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但是我真的是受不了这种十分戏剧化的台词了,要二次翻译很费我的脑子。
一种:看其他创作者解读角色,从而看到新颖的的角度。
可能比wsk那悲剧童年更有意思。
————————
我个人是真的很佩服把情感写的十分细腻的作者,有自己的逻辑且也自洽。
有时候真的好想学学那种把情感写的很丰富的技巧……每次想起自己写东西,或者平日跟家里人对话,都是被评价为“太冰冷”和“太尖锐”,虽然之前也收到过十分贴合原作的评价。
但是——但是————
我果然还是很想知道那种情感和逻辑被平衡的很好的到底该怎么写,之前尝试过写短打大纲时,只写了前因后果,然后全程以情感和想象力驱动。
最后的结果就是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出一句:这样是不是太自我感动矫揉造作了一点。
于是也没发布(。。
哎最开始其实只是就三千出头。现在写到了七八千,总字数估计得到一万左右也有可能。从小作文变成了小论文。

写的过程中,回想起以前看过的其他角色的角色分析,不论是生化的还是霍的,又或者是文字化化的。
但是整体下来我是真的很喜欢之前在汤不热无意间挖到的那篇wsk的角色分析,如果说之前我对wsk是“我要打开你的脑子看看你在想什么”一种研究型喜爱,那看完那篇人情味十足的,十分罕见的对wsk共情起来,但更多的还是十分佩服那位老师,提出的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精彩,有些部分虽然没对到电波,但是解读角度实在是太新颖了,以至于让我根本不想管到底是不是有主观判断和情感投射在里面。
在考证威廉的资料作为wsk的对照组时候,找了下原版RE2提及wsk的部分。感觉前期对wsk的塑造其实完全没有考虑过将他与威廉的关系写的很近,只是在故事中交代了下前因后果。
在RE2重制版里,可能是因为有RE0支撑,2重制版就完全删去了wsk的部分,威廉个人的形象有点固定在邪恶科学家的人设里了,但是用词还怪萌的(好奇怪的萌点)
不过还是喜欢老版生化里,动不动就提及起:“可以像平常一样联系我的妻子安奈特。”“请马上将他扣留,然后经安奈特和我联络。”

于是小伙又捡了一口柏金夫妇(喂。
🤔看了那么多二创,我总是会思考。
在大多数时候的同人创作里,观众到底喜欢的是经过美化后的标签化的角色,还是角色原本的模样。

甚至我也在思考,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移情并自我投射的占比的概率。尤其是一些可能具有悲惨童年的角色(在wsk计划下成长的wsk。

🤔我也在思考,我近乎偏执地挖资料,用详细的逻辑链去还原出角色原本的模样,是否算过于较真的行为。
毕竟游戏还有角色本身就是消费品。
买了个黑胡椒海盐研磨瓶。
拿到手开始腌制鸡腿肉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你们这群烹饪博主嘴可真紧啊,扭一圈(粗颗粒),我感觉我的手都快断了。
不限于感觉是在拿5kg的哑铃。
十几岁的时候真的很爱听当年的流行乐,还有动漫op。
一直get不到一些上个世纪的音乐到底好听在哪(也没那么夸张)

而现在二十了:
:麦当娜的歌居然那么好听。还有AC/DC的。
布兰妮的虽然算不上上个世纪,但是我记得以前很小的时候确实是不听,现在是十分爱……

之前给朋友推过一首Cheryl Lynn的叫Got to Be Real歌。
友:感觉回到了80年代的歌舞厅。
:对。
因为清理电脑截图还有各种下载的东西,翻到了6月碎碎念说的关于wsk可能存在“希望被理解”这一解读。

:我对此完全没有任何记忆。
而且现在看来感觉当时的用词和观点感觉十分地主观。
哎哟在拉RECV的剧情片段时,才发现CV的wsk讲话的口吻也太色情了……
最近把笔记本电脑给充了电,翻了翻去年还是前年写的十几万字的霍同人。
看的感想完全是:

:好冷。
但是考虑到凯宝就是那种很冷的女人(不论是体温还是情感),所以当时就用了十分冷的词句来写。
翻xhs那一瞬间我天都塌了。
同担姐你为什么要删掉自己的评论………………TT
你删掉了,我无聊的时候就没有东西可以回味了。
喝蓝芩完全是要我命。
当我引入了“心理阈值”这一词来更精准地解释wsk可能有正常人的感知,到后面那部分,我其实也想用更简单明了也更专业的名词来解释他的行为。

我也记得之前有人说过wsk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但是当我琢磨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在一篇角色分析,去讨论他的行为动机,最后写上这么一词,本身就是带有非黑即白的道德来评价他的行为。如果是在真正的人格侧写报告里用这种词,这种感觉倒不会那么明显。
最重要的是这与我一开始决定“保证完全客观不夹杂道德批判”来剖析wsk的想法相悖。
既然现在都爬坑霍了,之后的置顶果然还是得重写一个。
原本一个月都没有熬夜,结果因为大半夜跑急诊(问就是受不了喉咙痛),之后还得白天补觉。

哎我真的是……

之前采血一直都是手指,结果今天突然上静脉,不知道是我脂肪太厚(护士姐姐对不起啊……)还是单纯血管太细,左边不行就换了右边,然后我就这么看着那根采血针在我的手臂里搅动。

(大脑):(无声尖叫)
😭😭😭怎么你也…………
我现在食欲也快跟着一起丧失了
吃什么东西都没味啊!!!!!
晚上做了黄瓜炒鸡蛋,加了大蒜欧芹盐,又撒了一点盐,结果吃起来淡淡的,只有黄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