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someone1989.bsky.social
Just
@someone1989.bsky.social
哈哈,文学理论的东西其实我不是很喜欢研究,可以去了解,但是必须忘记,然后自己体会。就好像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一样,哈哈,虽然要知道一招一式,但是真正用起来又要忘记,凭心而发。
March 23, 2025 at 11:44 AM
我的理解是这样,他去送客,客人在船上了,大家就一起在船上喝点小酒饯行,饮完酒“醉不成欢惨将别”,准备作别了,然后忽闻水上琵琶声,于是大家都忘记各自的事情了。

白居易写全诗,对于为客人饯行送别都是一笔带过的,我觉得可以不必过度解读,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很通顺了。

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本来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维纳斯,艺术欣赏是大家的自由,即使是很奇特的角度,能让人自娱自乐也能体现他的价值。
March 23, 2025 at 11:37 AM
《孔雀东南飞》里有: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这两句,在你看来是不是互文得太明显?🤣

我的理解是这两句和互文没有一点关系,而只是纯粹的诗词韵律使然。

东西种梧桐没问题,但就成了起句平声结尾,左右种松柏就成了仄声收尾了,没有这么写的,跟互文不互文无关。

后面同理。甚至叶叶相覆盖更合理,因为叶子之间才是相互覆盖,树枝之间才是互相连通!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叶叶相覆盖,枝枝相交通?虽然这样写更合理,但是音律不协调了,叶叶相覆盖仄声太多,枝枝相交通平声太多。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一定要扯上互文,也没问题。诗词本来就是让人欣赏的,个人从各自喜欢的角度切入,无可厚非。😀
March 23, 2025 at 1:56 AM
哈哈,你怎么这么喜欢钻研互文啊,其实你这么理解也不是没有道理,甚至也有一定合理性。

但我坚持一个理念:只要能直白自然理解的,就没有必要去套互文。就好比开车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的,就不要兜圈子。

汉语言语义有时候本来就有一种朦胧美,怎么理解都通,可以套上互文的格式,也很正常,但这样还真不一定说明作者有意如此。

有时候互文甚至是一种非常敷衍的表达,比如东看看西逛逛这种。甚至东家长西家短这种。

而且就算这种这么明显的互文,一定程度上都不需要当成互文,因为有时候真的就是在东看看风景而在西没什么看头就随便逛逛。而对于川粉聊天,就真的只有川普长,拜登短。😀
March 23, 2025 at 12:56 AM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也是一样的。要写木兰归来,自然而然就要先写另一个,再引出木兰归。

那应该怎么写?合理的就是写和木兰壮士能对称的,当然是将军,既然写了木兰活着归来,你要对偶就必须写将军百战死,就这么简单。

我完全不认为作者在写这句的时候是为了什么互文修辞。我认为作者甚至都没有特别要表达战争的残酷,全文最后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欢喜结局。

也许作者有考虑到要写战争残酷,于是借着木兰归,顺笔带一句将军百战死,仅此而已。

这些都是我的浅见。我本来也认可不求甚解,特别是读诗词这种完全凭个人情感写就的东西。

如果读诗词还需要套各种各种的模式和规则,那我宁可不读,让那些专家去自娱自乐罢了😀
March 22, 2025 at 4:28 PM
这一点我赞成方舟子,大部分互文都是臆想。只要能直接理解通顺,就不需要另外去套什么特别修辞。

尤其是木兰诗,全篇都是这种对偶句,东南西北买这买那,既不是互文,也不是因为备鞍马有多难,只不过作者就这么用对偶句写木兰诗而已。

就像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小弟闻姊来怎么怎么一样,就是一种纯粹的对偶句式,艺术性更强,读起来也更有感染力,没别的意思。

所以最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是一样的,雄兔雌兔未必有明显的外部特征,但作者拿兔子只是做比喻,他想到兔子的扑朔迷离,就冠上雄兔雌兔的主语而已。

就好像东南西北买这买那,把东南西北和四样东西随便组合,也是一样的。
March 22, 2025 at 4:18 PM
白居易就是这么写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余不多及。

而且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客人要走了,秋天的夜里,在船上等也是非常合理的,难道冷嗖嗖在岸上等?或者为了礼貌一点,给白居易发个短信说到了提前五分钟通知好提前出来接他?

我的理解就是很简单,按照白居易原文理解,而且没有任何歧义,也没有任何问题,就足够了。方舟子这种认为送客很急,我完全看不出来,我直接归为他的臆想。

这就是我的观点,不需要过分解读。白居易写诗本来就推崇老妪能解,写的东西如果太多言外之意,就已经背离他自己的观念。

任何诗歌如果需要特别的智力和分析去理解言外之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不会流传千古。
March 22, 2025 at 3:26 PM
我认为你这个就是纯粹是臆想,白居易说得很清楚,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就这么简单,主人下马,客在船,然后直接说举酒欲。压根没有什么急不急,或者身份不身份的,很普通的朋友送别。

就算按你说的,客人看到主人来了,难道不应该起来迎接?你自己设身处地想想,你要离开了,主人来送你,你就稳坐船头?有这么没有礼貌的?要是我送这种没有一点礼貌的客人,我还跟他喝个屁的酒,早点滚蛋吧。🤣
(当然,以上都是臆想,白居易写的很清楚,就是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没有任何方舟子说的匆忙送客,我也没有客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因为白居易压根就没有写)
March 22, 2025 at 3:15 PM
这种东南西北的写法,就好像排比一样,可以起到”语义更鲜明,语趣更丰富“的效果,倒不知道台湾叫做”镶嵌“。

不过不管叫什么,这种写法,也很正常吧,我认为这样写就是简单地看上去比较有建筑艺术性和对称性,读起来也更有感染力。

至于说这样写是因为市鞍马的困难,我认为也是想多了,备一幅鞍马哪有那么难。而且这种写法贯穿全诗,比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如果简单写就是问女和思忆,女亦无思忆。

木兰诗特点就是把木兰从军前后的经历一点点拆开写,把从军的部分简化,从军数年,就几句话简单有力概括。而从军前和从军后回家的部分,都婆婆妈妈一样拆开大写特写,尽可能把所有细节都写进去。
March 22, 2025 at 8:55 AM
我觉得你们都想多了。就是很正常的叙事而已,没有什么方舟子说的送别匆忙,也没有所谓首尾呼应,只不过是写法呼应一下而已。

我也不觉得这里牵涉到古人的特别礼仪。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里去送客人,客人不可能在岸上等,肯定在船里暖和,作者来了,就和客人在船上开宴喝酒。这都是一些自然而然的事情。

喝了酒,没有乐,醉不成欢惨将别了,跟匆忙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时候听到有琵琶声,还有空去重开宴,于是自然而然发生了后面的事。

这只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件事而已,都想多了😅
March 22, 2025 at 8:34 AM
或:涨落潮有信,阴晴月无时。
March 20, 2025 at 2:16 PM
I thought it was network problem while bs is working well...
March 10, 2025 at 3:22 PM
😀随感而作,不强求
March 7, 2025 at 4:16 AM
说话根本不在一个频道,说再多也无效。

我倒认为很多人故意忽略,这一点有待商榷。不是故意忽略,因为他们甚至并没有这种主观认知,根本不理解利益冲突还存在什么是非善恶之分,对于冲突解决的规范正义途径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不存在主观的故意忽略。只是纯粹的无知而已。
March 5, 2025 at 12:09 AM
我就是随便在他某条下回复以下内容,然后他说我这个话改一改也可以用在川普身上,我就说他搞这种比喻不合适,相当于偷梁换柱云云。后面发现他直接拉黑我了😀
-------

我认为你们也没有必要一直盯着方舟子,人生苦短,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方舟子就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这一点我们倒得像他学习。

方舟子的科普还是不错的,很多评论,分析,数据挖掘都可圈可点,但比如天天发今日所见之野花,就很烦,我一点兴趣没有🤣。

他做人是另一回事,他自己觉得没问题就行。他喜欢孤芳自赏,孤傲凌人,是他自己的事。我不想对这种个性做太多评价,正如他经常说的我没有义务,也没有兴趣。我也是。
2025年2月28日 14:30
March 1, 2025 at 7:37 AM
这是我对阮的回复,然后被他直接拉黑了。当然我没有仔细去读过阮的文字,不太了解那个人,后面浏览了几条,不得要领,也就没兴趣了。

不过他这种行为,已经足够让我对他做出定论了。😀
March 1, 2025 at 1:38 AM
不能这么简单嫁接,这相当于偷梁换柱了。比如搞毒品的,搞电信诈骗的,赚了很多钱,那能跟人家正规开公司,为社会做贡献的赚的钱比吗?所以讨论的基础,首先要锚定一个基准的价值观。

科普是科普,这个本身是没问题的,如果这个不能达成共识,就已经没有讨论的余地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认可科普的人,大概率他的生意因为科普受到了影响,才会否认科普本身。

再说川普搞政治,我就不认可了,公然教唆暴力,公然歧视少数族裔,公然支持独裁,法西斯。那希特勒也是成功的。

如果说到这里,您坚持您的比喻,那我们基础价值观就已经不存在共同的基础,也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
2025年2月28日 14:51
March 1, 2025 at 1:34 AM
我点开他,显示已被屏蔽。挺好的,三言两句就果断做出对我的定性并采取行动。说明我说话非常清晰,直击要点,不存在任何模棱两可。😀
March 1, 2025 at 1:03 AM
其实古代遇到故乡人概率反而可能更高。你想一想,古代往来交流的路线比较固定,就那么一些驿道,而且人也不多。
March 1, 2025 at 12:52 AM
我也不喜欢辞藻,如果练习写作,可以尝试调动自己习得的所有文字资源,然后化繁就简,归于自然纯真。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句极好。

《再别康桥》主要前后两段比较有感觉,其他没有太多感觉,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段就没有辞藻华丽,也不造作,很自然真实,能把简单的白话文写出极有艺术成分的词句,很厉害。
February 28, 2025 at 2:29 PM
郭敬明这段写得毫无逻辑,甚至也不太理解啥意思,但是读起来又似乎有点意味,而且关键的词语使用都不符合常规范式。也许这本身就能带来一种体验吧🤣
February 28, 2025 at 2:2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