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rless
@fearless8.bsky.social
纯粹为我自己的表达。女权。我喜欢动物,植物,艺术,和创伤治愈。以及语言和从各类学科角度对世界的思考。在某个国家的经历对我而言只是认识我自己和世界的过程,凡事不是黑或白,而更多是多彩的灰。所有的表达都有context, 别对号入座。
东亚追星文化与东亚家庭、职场和社会文化紧密相关。东亚流行文化中的追星、二次元、游戏,共同点是入门门槛极低,基本上是个感官能运行的人就能消费这些内容,并且也不存在最低花费时间金钱的标准,能最大化受众人数。同时作为产业链又有很强的可玩性,甚至能作为职业。
而消费者大多是女性则反映了女性失权、情感匮乏的现状。如果大多数的女性是被培养成了愿意为“爱”无条件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人,那真的很可怕。并且令人难过的是,作为“奉献牺牲”自己的追星女,会受到圈子的肯定和追捧,被评价“追星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因此爱豆都不该谈恋爱”;而爱自己的独居女性做自媒体,反而会被攻击、指责、造谣甚至安全都受到威胁。
而消费者大多是女性则反映了女性失权、情感匮乏的现状。如果大多数的女性是被培养成了愿意为“爱”无条件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人,那真的很可怕。并且令人难过的是,作为“奉献牺牲”自己的追星女,会受到圈子的肯定和追捧,被评价“追星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因此爱豆都不该谈恋爱”;而爱自己的独居女性做自媒体,反而会被攻击、指责、造谣甚至安全都受到威胁。
March 31, 2025 at 1:46 PM
东亚追星文化与东亚家庭、职场和社会文化紧密相关。东亚流行文化中的追星、二次元、游戏,共同点是入门门槛极低,基本上是个感官能运行的人就能消费这些内容,并且也不存在最低花费时间金钱的标准,能最大化受众人数。同时作为产业链又有很强的可玩性,甚至能作为职业。
而消费者大多是女性则反映了女性失权、情感匮乏的现状。如果大多数的女性是被培养成了愿意为“爱”无条件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人,那真的很可怕。并且令人难过的是,作为“奉献牺牲”自己的追星女,会受到圈子的肯定和追捧,被评价“追星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因此爱豆都不该谈恋爱”;而爱自己的独居女性做自媒体,反而会被攻击、指责、造谣甚至安全都受到威胁。
而消费者大多是女性则反映了女性失权、情感匮乏的现状。如果大多数的女性是被培养成了愿意为“爱”无条件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人,那真的很可怕。并且令人难过的是,作为“奉献牺牲”自己的追星女,会受到圈子的肯定和追捧,被评价“追星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因此爱豆都不该谈恋爱”;而爱自己的独居女性做自媒体,反而会被攻击、指责、造谣甚至安全都受到威胁。
也不只是洼地人,而且我发觉大部分人没有capacity去process/heal.
February 28, 2025 at 2:38 AM
也不只是洼地人,而且我发觉大部分人没有capacity去process/heal.
对的!我发现是给它的prompt本身就比较复杂的时候会这样,如果自己本身就考虑到很多点,它就会这样梳理一下,显得很清晰。
February 26, 2025 at 10:57 PM
对的!我发现是给它的prompt本身就比较复杂的时候会这样,如果自己本身就考虑到很多点,它就会这样梳理一下,显得很清晰。
我最近收到的回复也是类似模板的诶,排版也是这样用emoji的,内容是先梳理我说了的点,分析,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好奇去搜了一下看到一些其她人的回答不是这样。难道因为我们都是INTP人,哈哈
February 26, 2025 at 10:43 AM
我最近收到的回复也是类似模板的诶,排版也是这样用emoji的,内容是先梳理我说了的点,分析,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好奇去搜了一下看到一些其她人的回答不是这样。难道因为我们都是INTP人,哈哈
我阅读英语文章挺习惯了,但是看英语字幕还是会看不过来,要么靠听的要么开中文字幕。但是可能因为中文是我们母语的缘故?好奇其它语种母语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February 18, 2025 at 11:38 AM
我阅读英语文章挺习惯了,但是看英语字幕还是会看不过来,要么靠听的要么开中文字幕。但是可能因为中文是我们母语的缘故?好奇其它语种母语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换了16pro 也有点拿不住,单手没法打字,而且加上手机壳真的有点重(虽然查了一下只重了十几克,但体感还是有点难受的)。别的没啥问题,不过感觉没必要买pro,就普通版挺好了。
February 18, 2025 at 11:32 AM
我换了16pro 也有点拿不住,单手没法打字,而且加上手机壳真的有点重(虽然查了一下只重了十几克,但体感还是有点难受的)。别的没啥问题,不过感觉没必要买pro,就普通版挺好了。
我也发现了,垃圾信息变多了,而且评论区也总有破防小屌,审核也很爱男,感觉还不如抖音言论自由。小红书就是想把体量做大,但其实所有自媒体博主都是想提纯愿意消费的女粉,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红书岂不是自行引进低端用户。底层小屌多的平台有多恶臭也是集体共识了。这种爱男引进和审核可能不只是商业决策,还是政治要求。不过据说小红书大股东已经抛售股份了,大概自己也清楚平台快玩完了,眼前的繁荣只是暂时的。
February 18, 2025 at 8:44 AM
我也发现了,垃圾信息变多了,而且评论区也总有破防小屌,审核也很爱男,感觉还不如抖音言论自由。小红书就是想把体量做大,但其实所有自媒体博主都是想提纯愿意消费的女粉,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红书岂不是自行引进低端用户。底层小屌多的平台有多恶臭也是集体共识了。这种爱男引进和审核可能不只是商业决策,还是政治要求。不过据说小红书大股东已经抛售股份了,大概自己也清楚平台快玩完了,眼前的繁荣只是暂时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医疗更好,其实是因为没有通过国外系统达成自己目的的能力,玩不转,无法获得足够的有效信息。有很多人在国外待的年限久,但生活却很局限。话说回来这类人可能在国内也是讳疾忌医的类型。
February 17, 2025 at 5:01 PM
很多人认为中国医疗更好,其实是因为没有通过国外系统达成自己目的的能力,玩不转,无法获得足够的有效信息。有很多人在国外待的年限久,但生活却很局限。话说回来这类人可能在国内也是讳疾忌医的类型。
还有很多代替选项,找到合适自己的健康食物就很好
February 17, 2025 at 4:54 PM
还有很多代替选项,找到合适自己的健康食物就很好
中国医疗固然有其优势,但网上很多中国人吐槽国外医疗的帖子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医疗常识、缺乏当地生活经验导致的误解。并且中国也会有庸医、误诊,整个系统和制度也会有其结构性的问题存在。在国外某个小诊所被误诊也不能否定整个系统,这属于逻辑谬误。
如果身体弱到需要中国医疗系统续命的程度,那也确实不属于该考虑移民的人群范围内了。现在医疗系统大改,就是不想给大众续命了,但也不是存心要杀人,单纯是因为经济上的亏空太大负担不起在乱砍开支,和美国一样。
如果身体弱到需要中国医疗系统续命的程度,那也确实不属于该考虑移民的人群范围内了。现在医疗系统大改,就是不想给大众续命了,但也不是存心要杀人,单纯是因为经济上的亏空太大负担不起在乱砍开支,和美国一样。
February 17, 2025 at 4:53 PM
中国医疗固然有其优势,但网上很多中国人吐槽国外医疗的帖子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医疗常识、缺乏当地生活经验导致的误解。并且中国也会有庸医、误诊,整个系统和制度也会有其结构性的问题存在。在国外某个小诊所被误诊也不能否定整个系统,这属于逻辑谬误。
如果身体弱到需要中国医疗系统续命的程度,那也确实不属于该考虑移民的人群范围内了。现在医疗系统大改,就是不想给大众续命了,但也不是存心要杀人,单纯是因为经济上的亏空太大负担不起在乱砍开支,和美国一样。
如果身体弱到需要中国医疗系统续命的程度,那也确实不属于该考虑移民的人群范围内了。现在医疗系统大改,就是不想给大众续命了,但也不是存心要杀人,单纯是因为经济上的亏空太大负担不起在乱砍开支,和美国一样。
对,很像那种黑色豆柴!眉眼那里毛色是白的
February 16, 2025 at 1:52 PM
对,很像那种黑色豆柴!眉眼那里毛色是白的
我认为很多名人都是在给大众表演富人生活。实际上富人也有很多种活法,不是每个都千篇一律的住泳池豪宅,有一间房放birkin包。这种表演吸引媚富的人崇拜追随他们,fake it也真的可以make it.
他们的表演是消费主义传教,让人认为所有人天然都奉行消费主义,而财富积累像是攀爬金字塔,仿佛大家都玩的同一场游戏,只是做不同劳动获取不同级别的商品。如果打开电视看到富豪并不挥霍钱,那是不是太反常识了呢?
我认识很多不挥霍的亿万富翁,他们矜矜业业工作创业,赚大钱了也依然如此,他们会换更好的房子车,但不会进行好莱坞式的挥霍。相反,挥霍的人很多是为了尽快洗钱,这更显得媚富是盲目崇拜,但把握大众心理确实能富
他们的表演是消费主义传教,让人认为所有人天然都奉行消费主义,而财富积累像是攀爬金字塔,仿佛大家都玩的同一场游戏,只是做不同劳动获取不同级别的商品。如果打开电视看到富豪并不挥霍钱,那是不是太反常识了呢?
我认识很多不挥霍的亿万富翁,他们矜矜业业工作创业,赚大钱了也依然如此,他们会换更好的房子车,但不会进行好莱坞式的挥霍。相反,挥霍的人很多是为了尽快洗钱,这更显得媚富是盲目崇拜,但把握大众心理确实能富
February 16, 2025 at 1:48 PM
我认为很多名人都是在给大众表演富人生活。实际上富人也有很多种活法,不是每个都千篇一律的住泳池豪宅,有一间房放birkin包。这种表演吸引媚富的人崇拜追随他们,fake it也真的可以make it.
他们的表演是消费主义传教,让人认为所有人天然都奉行消费主义,而财富积累像是攀爬金字塔,仿佛大家都玩的同一场游戏,只是做不同劳动获取不同级别的商品。如果打开电视看到富豪并不挥霍钱,那是不是太反常识了呢?
我认识很多不挥霍的亿万富翁,他们矜矜业业工作创业,赚大钱了也依然如此,他们会换更好的房子车,但不会进行好莱坞式的挥霍。相反,挥霍的人很多是为了尽快洗钱,这更显得媚富是盲目崇拜,但把握大众心理确实能富
他们的表演是消费主义传教,让人认为所有人天然都奉行消费主义,而财富积累像是攀爬金字塔,仿佛大家都玩的同一场游戏,只是做不同劳动获取不同级别的商品。如果打开电视看到富豪并不挥霍钱,那是不是太反常识了呢?
我认识很多不挥霍的亿万富翁,他们矜矜业业工作创业,赚大钱了也依然如此,他们会换更好的房子车,但不会进行好莱坞式的挥霍。相反,挥霍的人很多是为了尽快洗钱,这更显得媚富是盲目崇拜,但把握大众心理确实能富
我可真服了那些在澳新公司不让用还非要本地部署的屌子,蛮搞笑的
February 8, 2025 at 6:43 PM
我可真服了那些在澳新公司不让用还非要本地部署的屌子,蛮搞笑的
我看一个上班博主,她每天早上八九点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回家了还睡不着,凌晨睡三四个小时就又起来工作,每天一顿正经饭没有,坐在工位上就开始吃纯添加小零食。(太爱男孝顺已取关,别人说她惨她就要专门发一期秀恩爱那种)
February 8, 2025 at 6:37 PM
我看一个上班博主,她每天早上八九点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回家了还睡不着,凌晨睡三四个小时就又起来工作,每天一顿正经饭没有,坐在工位上就开始吃纯添加小零食。(太爱男孝顺已取关,别人说她惨她就要专门发一期秀恩爱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