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er
banner
qianer8964.bsky.social
Qianer
@qianer8964.bsky.social
22 followers 19 following 22 posts
lesbian feminist | radfem成长中 | 三争三反|不造父・不造夫・不造子 性别分离 | 我本位 女本位 | 6B4T | terf | Yuri爱好者 | 中文|English|日本語|语言不同,意识一致。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听几句道听途说,空穴来风的说辞,就被洗脑成功了,于是各自站在各自的独角戏里咏鸣:~虜~虜~虜虜虜虜你我她都是虜~
鉴鉴鉴鉴~鉴鉴鉴鉴~
能把左睾丸那套LGBT政治捆绑包跟lesfem捆绑一起,造谣lesfem代孕和男同形婚也是神人了,喊了这么多年的let the l out是必须假装听不见的,看到lesfem说女权就像看到洪水猛兽一个劲儿的往lesfem投石头子儿,反lesfem越来越离谱了真是给我整无语了。😅
最近在Twitter上嘴人次数太多了,稍微来这里消停一会🤣
狗咬人你都想象不了的话,人咬狗的世界怎么会适合你?表演型人格也好,泔水情绪也罢,类人种也行,那我就贯彻到底。类人生物不需要人类的底线和价值观,我会一错再错就是一锤到底,无需原谅也无需理解。
Reposted by Qianer
女商很高的女人就是聪明、很本能,她天生把“女”这个身份置于第一位,把自己身为女人的感受置于第一位。她首先是女人,然后是人类。她是第一性,所以她就代表人类。
身为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身为女人的身体变化、身为女人的各种生命体验,观察和思考其她女人的人生……“女”是她的起点、坐标、指南针。
再加上高自尊,她从小就看破看透了父权社会的重重陷阱和迷惑,“这个世界不对劲”是她常有的感受。
即使有过迷惘,她的本能也总能帮她拨乱反正。
一路成长不过是印证自己直觉的过程。所以她显得与众不同、乖张,能站在规则之外或是在必要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眼地迎合规则。
为什么总是要求女性向下包容跨➗?社会舆论里仿佛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默认:女性必须永远敞开自己的空间,必须接纳那些自称“认同”的人,哪怕这种接纳意味着失去本来属于女性的安全边界与命名权。

可问题是,跨➗真的是弱势群体吗?他们在话语权、平台资源、政治正确的护航之下,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女性贴上“仇恨”“排斥”的标签所以女性必须无条件让渡自己的界限和权利?
“我已经没有兴趣,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你所见即是我,好与坏我都不反驳。”不再想对每个看法、每声评价、每道印象苦苦辩解,也无需隐藏自己。你看到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 ​​​
Reposted by Qianer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我就很喜欢『大器晚成』这个词,让我很有安全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都是慢性子,非常抵触男社催熟迭代式的节奏,所以『 年少成名』反而是会让我感到焦虑的,以前还自我怀疑过是不是因为我太弱了。

不过现在知道啦,女人的一生很长,潜力无限,『大器晚成』很正常,而聪慧的女人本就很多,『 年少成名』也很正常啊!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应该被男社的噪音定义和影响,我们是一圈一圈长大、根系不断茁壮的大树🌳
但凡有一天开始打性别战争,这帮人照我说:她们连背刺都算不上,她们本来就是男权的小棉袄,从来没站在女性过阵营过。根本轮不到她们上场。你们这么怕对立怕付出代价怕不被平台宠幸,为什么不干脆回去学好女德,把乖巧温顺挂在脑门儿上,继续等着父权大爹哪天大发慈悲分你一块平等蛋糕?

我反正早就不跟你们同路。激进女权才是女性觉醒的唯一出路。你们爱当父权润滑剂、爱自证清白、爱跟男权谈恋爱,那就继续趴着别挡道。

清醒的诸妹请自便,其余的平权仙子赶紧去找你们的大爹抱头痛哭,到头来自己什么都没争到,还怨这怨那的,那就继续在“安全区”里发你们的小作文吧。
你们一边害怕被男的骂极端,生怕被男的发现你有一点“激进观点”就自我和女权割席,一边还指望谈判让步?男权千百年攥着权力盘子,你以为靠发几句平权感言,人家就主动递给你蛋糕?醒醒,你在说服谁?说一句:“平等吧,这江山让你分一半”。你是来搞笑的吧?权力是分出来的吗?能靠嘴巴说的动?

平台环境也配合得天衣无缝,稍微敢提点“激进”或“对立”的概念,或者是说点实话,一切不符合“屌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马封你号、删你帖,还能给你挂上“引战”、“挑拨性别矛盾”的红牌。过滤后剩下的全是些自我感动的小仙女在互相取暖:“我们支持女男平权,我们绝不仇男,我们也拒绝极端。”
最有意思的是,评论区女权自媒体一个比一个懂事,忙着向男的自证清白,生怕被贴极端的标签:“放心”,我们不是“女拳”哦~,我们反对“田园女权”,“我们很理性”,“绝不踩到你们脚趾甲”!看得我一乐呵,怎么?平权仙子们要不要再给男人们鞠个躬,顺便给自己发个三好学生奖状?

还有那句毛腊肉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都快成了墙内女权的定海神针了。真把自己当半边天了?顶半边天只是多给你安排点剥削任务,把你当成劳动力储备,连自由都要分配。说到底,不过是新的枷锁挂了条红丝带,你们就感动得涕泗横流,仿佛体制给你们办了女权春晚?做着粉红梦+平权说辞叠双buff也是绝了。🤣
来,给还在沉迷“平权童话”的鉴赏,保不齐你们还能继续自我感动一会儿,清醒的诸妹不用看自行划走,别被这些陈词滥调的发言污染了眼睛。

有时候回头看看自己曾经信过的平权教条,真的觉得挺好笑的。自从我突破信息茧房,看到墙外真正的女权主义是什么样,才明白墙内这一池春水,啧,也就够平权仙子洗脚了。

墙内这些“女权主义”发言年年换皮不换味,无非就是:“我们争的是人权”不是“特权”,“女男不是敌人,没必要对立”,“女权是平权,不是踩着男人往上爬”......你看,这一套标准发言稿都背得比英语四级还熟练。🤣
ygbt女同是这样的:有人在断婚断育、在脱役脱宠、在被父权暴打;有人呢,一边舔蝻一边举彩虹旗冲着激女骂“你不配当女同”。ygbt女同基本盘不就是彩虹口味的顺女梦呓罢了。
我本来话很多,只要你愿意听我说。我是真的在意你,才那么吵。可惜后来我明白了,别人想要的从来不是热闹,是安静。所以我学会了识趣,闭嘴。

你看~我多听话🤪。连不被喜欢这件事,我都无所谓地笑着接受。决定谁该说话、谁该闭嘴的权力,从来不在我手里。我能做的,也只有悄悄退下,说一句:ありがとう~
Reposted by Qianer
研究显示,我们在白天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消耗大脑的“决策资源”。
吃什么、穿什么、回不回消息、几点睡……这些事情表面简单,但数量惊人。随着选择变多,我们更容易感到无力、情绪易波动、冲动行为增多。

最关键的点在于:这些选择不会提前通知你它们在消耗你的精力。

根据鲍迈斯特的研究,自我控制力并不稳定。它更像血糖一样,会随着使用而降低、随着休息而恢复。
这意味着,连最有自律力的人,也会在某些时间段做出糟糕的决定,尤其在饥饿、疲惫、压力大的时候。

所以,那些表现出色的决策者,并不依靠持续高强度的自律。他们更懂得什么时候该决策,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能推迟,什么需要预设。
#喵酱的干货
支直女嗦屌成瘾,一天不嗦就像戒毒反应,情绪崩溃、脑干短路,公狗召之即来。被屌子反复碾压还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懂事”,被调教到只剩舔屌反射弧。榨干自己,用尽五脏六腑去换一句爹味好评,像极了自我调教型屌宠,把屌权当信仰,跪成精密仪器。☝️🤓
Reposted by Qianer
#熊的碎碎念🎵

苦难没屁点好。
不要歌颂苦难。
歌颂战胜了苦难的自己。

这个我应该是复读了几百遍了,不介意再复读几百遍。

见过提苦难的很多人,总结下背后原因:
1️⃣比较,觉得别人命比自己好,洗脑自己因苦难比别人优越
2️⃣习惯了主体性缺失的叙事
3️⃣没有能力处理创伤,所以通过歌颂苦难掩盖痛苦
4️⃣给苦难赋予意义,只有觉得不是白受苦,才能活下去
5️⃣文化上真的认为好结果都是被逼出来的

也许有些不得已,但是得从“正当化苦难经历”的漩涡里走出来,不然人会吃一辈子的苦,还会因为习惯了苦难,在人群中精准枪毙所有贵人,过完一生。

❗️人不会因为被打瘸双腿而跑得更快,只有意外得到拐杖,或搭上了跑车,才能逃❗️
cgg的联盟从来都是权力为纽带,背刺为常态。马斯克和川普这两条公狗翻脸,只证明了一件事:爹味同盟不值一块狗粮,舔着舔着总得咬起来。😹👍
思考个问题,女人真的天生爱男吗?🤣☝️

​首先要问自己:你是真的爱男,还是爱他享有的特权?你爱的,是他本人,还是他背后那张社会开给男人的通行证?是他的权利、社会地位、收入潜力、说话的份量、犯错后的豁免?对男动心之前,先问自己一句:你是想要他,还是想要这个社会允许他拥有的一切?清醒比爱更难,但清醒不会背叛你。
做自己随心舒服的事情就好。支持你。
我常常觉得,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再激烈的争执,都不及内耗时自己与自己的拉扯更伤人。那些把我拖垮的,不是她人,而是我一次次没放过自己的念头。所以我在努力学着放过自己,试着与自己和解,我真正的对手一直是我自己。是我一遍遍否定,一遍遍苛求,把自己逼到边缘。现在,我只想放过自己一回。
如何看待“男性也是父权制度受害者”?

答:“父权社会男性是受害者”这句话,是结构的加害者在情绪上卖惨、掩盖剥削逻辑的遮羞布。
女人圣经是真的。听着听着感觉灵魂在升华。
来到蓝天真的太爽了。
终于可以自娱自乐,苦中作乐,没人打扰我当疯子,也没人抢我台词。

X那边吵成一锅粥,我在这边翻身躺平、晒太阳,笑看狗叫。一边骂人一边喝茶,嘴硬又快乐,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