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iter
jupiter89.bsky.social
Jupiter
@jupiter89.bsky.social
For some fresh air.
Up Link Kyoto
June 4, 2025 at 1:34 PM
看着如同看历史故事一样,留在前现代社会,脱轨于世界。
May 23, 2025 at 3:09 AM
这份公众记忆需要有人来记录,通过一种艺术或者纪实,让它不要被歪曲篡改。也许是今年最好的影片。
May 7, 2025 at 6:30 AM
这几天在现实中,对很多人失望,自己应得的利益都完全不想争取么?连这个勇气都没有,你又能做什么呢?
March 13, 2025 at 2:37 PM
别扯清不清官,家暴就是故意伤害,不论前因后果。
几年前还看过师太在中科院的直播,介绍温度与油烟的PM2.5好像?后来微博便停更。没相到如今是这个样子……
王菊真是畜生。
March 10, 2025 at 2:42 PM
这就来了,别再抱幻想了。他既然敢要稀土,就没有理由不敢要芯片。
Trump on relocating chips manufacturing to the US: "It will at least give us a position where we have in this very very important business, we would have a very big part of it in the US if something should happen with Taiwan."
March 4, 2025 at 12:40 AM
如果因为反对某某立场,是否要拥抱起对立面的极端言论(想法)?
特别是作为政治家发表极端言论,以对人做出区分,或者媒体都要有偏颇报道?
March 1, 2025 at 12:58 AM
February 14, 2025 at 12:57 PM
清晨的街道
January 30, 2025 at 2:10 AM
Reposted by Jupiter
刚刚因为停用社交媒体感到平静了没两天,就被深水炸弹给炸了出来!

执法人员可以公然进入学校逮捕儿童,这就是你们想要看到的?
投票给川普的人,Shame on you!

(附图是小狮子就读公立小学校长发布的公告,告诉移民家长,无论任何身份,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和安全在学校受加州法律保护,学校也不会收集任何有关移民身份的信息.)

mp.weixin.qq.com/s/2bMlClPm8s...
January 24, 2025 at 2:32 AM
最近的网上这些事儿一再的警醒,别造神太重要了,表面再光鲜亮丽,说不准背后是个什么腌臜东西(图文无关)
January 24, 2025 at 7:01 AM
自己闲是真能闲出焦虑来……
January 21, 2025 at 11:30 AM
题外话,学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学”英语。带着应试思维,学英语异常艰难。
January 14, 2025 at 12:28 PM
年纪大,并且主动选择端体制内饭碗多年的人,熏出一身味肯定的。
我今天怼了初中的英语老师…

跟我妈妈一起去外公家的路上偶遇的她,上来就问我在外面一个月赚多少钱,“够花了”万全打发不了,不给她说个数她誓不罢休

我问她身体挺好吧 是不是快退休了 现在课带的多不多 要不要帮忙孙子… 她每一个都不回应

我妈妈出来打圆场,结果她立马冲我妈超大声说:“你把两个女儿都送到国外了,你不爱国!不爱国呀你!”

我忍得快炸了,平复一下然后问她 “ 那您怎么没去教语文或者政治啊,干嘛教了这么多年英语?” 🤷‍♀️🤷‍♀️
January 9, 2025 at 4:39 AM
记得中学时候自己政治老师的一句名言:“PM2.5就是美国使馆和骆家辉弄出来的,非要放个机器在那测,结果中国有PM2.5了”。😁
January 7, 2025 at 2:21 AM
年纪大了,那股愣头青的闯劲儿明显小了好多。这是正常的么?
January 7, 2025 at 1:53 AM
曾经一直抱有一个关于社科是屠龙术的简单幼稚想法。如今看来,这是一切技术的执行准则。没有准则,一切的技术极有可能错用及滥用。这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January 6, 2025 at 1:01 AM
夜大阪
January 6, 2025 at 12:50 AM
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December 31, 2024 at 9:42 PM
最高の〆
December 31, 2024 at 1:21 PM
Bye 2024
December 31, 2024 at 12:15 PM
小酌一杯
December 28, 2024 at 9:52 AM
假设真为了“反共大业”,比起卫生间里写标语后给奖励,都不如弄基本的公民通识可能会更好一些。去年去了民运某活动的现场,情绪宣泄,奇葩言语随处可见,观感也是一言难尽。比起时事评论,评点古今,当下更重要的是熟悉法治、群己权界、对他人的尊重。政社民,缺的是三明治的“中间层”,这一层往往在日常讨论中被忽视,可它却是核心的肉菜和起司。
谁都不爱听说教与念经,所以对这一部分的讲故事和讨论尤为重要。
December 28, 2024 at 4:38 AM
清晨见到它,怎么舍得出门。家养镇宅猫,论文与报告的质量保证。
December 28, 2024 at 4:06 AM
几年前建立起一道铁律,千万要对事不对人。尊敬是尊敬某人的事,而切勿因对方身份或者相信某事而引发的“偶像化”。近些年所接触的无论是被视作“高知”的博士教授,还是网络红人,意见领袖… 但凡遇到变故便认知归零,摇摆不定,满口的胡言乱语,行为动机令人匪夷所思。你若想带着真诚质问他,他便破防崩溃,落荒而逃。
要知道,能力越大则带来的责任越大,如果将对方视为“完人”,一旦出现上述时刻,信任瞬间崩塌。某人来拜庙,拜一个觉得不灵,遂砸烂,转头又拜一个,这样的结局就是信仰危机大大产生。
至于亲手将建立起的信任与形象埋葬,这一过程不可逆。而意志不定者,无论表面怎样,内心必受煎熬。诚然祝其幸福是最好的
December 27, 2024 at 5:0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