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prompt
banner
femprompt.bsky.social
FEMprompt
@femprompt.bsky.social
16 followers 12 following 230 posts
♀ ・ ♀×♀ ・ ♀♀♀♀ ↘️ 微博帐号已关闭,当前无除Bluesky账号外的其它账号 ↘️ 出于微博账号运营安全考虑,部分中文账号可能不予回关,感谢妳的支持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Pinned
* 【非】

本账号日后也许会偶有活跃,但后续性质为完全的面向少数人的“自留地”,不欢迎任何形式的批判与恶评。
以下是关于后续博文中 【非】 与 文前数字序号的说明:

(1)账号运营与其它内容:【非】

(2)文前数字序号作为查询依据与内容区分标识。

(3)其它将随时补充
* 【致谢】

特别感谢以下创作者。
* 【非】

本账号日后也许会偶有活跃,但后续性质为完全的面向少数人的“自留地”,不欢迎任何形式的批判与恶评。
* 【非】

本BOT即将关闭,我们正在整理过往的投稿内容,并就稿件归档事项征求原创作者/投稿人的意见。

在截止时间(2025年4月27日 08:00:00 北京时间)的二十四小时内,归档将会完成,所有投稿人将会收到一份内容归档。

微博帐号内容将逐步清空,BlūêSky账号与内容将得到保留。

暂不提供运营人员联系方式。
98 【原创】

地球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十进制与女同性恋们直到现在仍在震撼着我,哪怕我现在身处火星。

——一般路过开普勒人 ​​​
原歌词:

She's got it all, moon and the stars
It's all in the palm of her hand
She's everything I cannot be
How does she not see it? She's perfect to me

She doesn't try, no, she just exists
And all of the stars in her eyes bring me bliss
I've never felt this way for someone like this
97 【转载】

她拥有一切,明月与繁星
皆在她掌心流转
她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完美
为何她却视而不见?于我眼中她无可挑剔

她无需刻意,只是存在本身
眸中星辰便让我沉溺欢欣
我从未对谁有过这般悸动

——Tasha Shaik, Harpsona - Her Story | 随便听听,随便发发

注:点给某人。
96 【原创】

聆乐毋忧。姈乐无忧。

——世事四是

注:

稿主暂无后续更新计划。 ​​​
95 【原创】

“盛名之下,实则……”

“我有何‘盛名’?赐我些好听的名头,又像捧起一只狸奴般,赏玩起我来,就可称‘盛名’了么?”

——mistook

注:

本笔名「mistook」无后续创作发布计划。 ​​​
94 【原创】

“我想你大概对我有些错误的想象,‘母亲’,我既不善良,也不无辜。”

“我只期待你得到这世间所有的、最好的一切,何须善良无辜?”

——来点灰色

注:

原作者将不再使用本笔名进行任何作品发布,无同名账号。 ​​​
93 【原创】

告诉我,为何你不惧身下的血液?难道只因为你是神的女儿?

——Aetherion

注:本作者将停止发布。 ​​​
92 【原创】

贝壳里听到歌声可以算作老生常谈,但一个本身会唱歌的贝壳倒算得上新鲜。

——用户1

注:

本笔名(用户1)将停止后续创作,其它以相同名义发表的作品都绝非本作者。 ​​​
91 【原创】

FyolerLand(远岛)

位置:海的极西之处,被视作造物主之梦的边界。

传说:海女与恋人的相遇之处,她的恋人沉眠于此;长耳精灵的出生地。

景观:据说岛中竖立五座长石,那是长耳精灵献给造物主的礼物。

——HiVNk的人物档案

注:

本档案将停止在互联网的一切更新,如有同名项目,纯属巧合,与本项目无任何联系。

---

授权:

本人物档案【只允许】用于【女性创作】的【只存在女性主角】同时【所有其它性别角色均没有任何名字或代号,出场篇幅不超过70字节】的【个人创作】中。此授权声明可自由转发使用。
——匿名投稿
致 Shakari:

感谢妳在81【原创】下推荐了我创作的69【原创】。

妳的文字锋利而理性,实属难得。

如果有意深入交流,可通过Bot获取我的联系方式。
三、补注

本文写作目的不在于苛责某个(些)具体的人。

“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除开“人”的一环外,平台与传播机制本身的局限也不可忽视。

笔者始终没有在文章中列出“这些错误”是什么,是因为本文目的不在“有力反驳”,而在“有效思考”。

如果妳最终读到这里,那么也许我的文字或许会对妳有所帮助,如果那样,我很荣幸。
☆简单的判定标准:

☆自我诚实;
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足够具体深刻;
什么导致了错误?只是“坏人”或“愚蠢”?
这些错误具体是什么?

☆关于未来的计划;
在未来遇到这类情况你将做些什么?
未来如何尽可能不成为这类事件的推手?

☆暂时无法得出结论的情况下;
你应该做些什么?
二、有效的反思是什么?该由谁做出?

有效的反思,重点在于“有效思考”,而不是“有力反驳”。

每一个事件的参与者都应该从“错误”中作出有效思考,而不是被另外一个新的KOL或新的一轮情绪宣泄裹挟,通过简单的“割席”来自认“无辜”。
即便如此,一些观察者仍然会留下记录:以隐晦、克制、甚至“模糊”的方式,试图保存一份对真相的存照。这种记录可能不会被广泛阅读,也未必能立刻产生作用,但却是对“有效反思”最接近的尝试。
在理想的状况下,观察者的角色应当是调节性的,能穿梭于情绪与理性之间,促使群体逐步建立对自身言行的自我修正机制。
但现实往往相反:观察者要么被“标签化”、边缘化,要么被迫转换成KOL或离开场域。
于是,反思机制难以建立,低级错误一再重演,内部精力被不断消耗。
3. 作为观察者的个体
一个“能对事件做出有效评价的观察者”,绝不会只是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她与上文的两个“角色”很大概率会出现交叉。
她将会做的是什么?
☆她可能试图发声,也可能选择沉默。
她的沉默并不代表冷漠,而是意识到在当前语境下,“指出问题”本身将被视作一种“冒犯”。当圈层内KOL的“权威”未被打破、受众的认知方式仍建立在“信赖”而非“理解”之上,观察者的分析将常常被误读为“挑刺”、“内斗”或“恶意破坏团结”。
当大部分受众没有发现“错误”的能力时,一小部分人想要说出自己的洞见,纠正“错误”时,代价是相当大的:
声量小的个体将承受来自大多数人的质疑,或根本不会得到关注;
声量大的个体本身就可以视作另一个KOL,“爱惜羽毛”与“谨慎”,出于不同的动机,最终导致的结果不会有什么不同。
这时,也许会出现第三个角色。
2. 作为受众的个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受众并不是“哑巴”,也不代表“盲从”。
“受众”代表的是对KOL输出持赞同态度的关注者,程度有深有浅。
她们的支持、转发、评论,大多数情况下是KOL的主要流量来源。
大多数情况下,她们会对KOL有“滤镜”(主观的正面评价),并且在陌生的领域,寻求信息变得“困难”时,她们会更加倾向于相信来自KOL的观点或信息:尤其是部分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者。
情绪输出占据主导,优势相当明显:便于传播,动员力强(尤其在网络传播中),有利于保持内部活跃与群体扩张(一个“真正的仅靠理性驱动”的社群在网络推广中往往并不具备传播性,也难以发展新成员)。
但其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KOL的人格往往并不会系统地展示,她的理性分析实际用于哪个方面也难以真正为外人所知,对女权商业化的抵制并不能真正筛选掉“有心获取私利”而本身“无意于女权议题”的各类KOL。
而这一切,与作为“受众”的个体本身的特性强相关。
1. 作为KOL(意见领袖)的个体
哪怕当前女权区强调去偶像,去中心化,但事实是,伴随论坛类、博客类长文字平台的衰败,为了尽可能便利地传播与交流,女权主义者在微博、推等平台的人员聚集,部分大体量账号的出现不可避免。
然而人与人各有不同(哪怕同为自号激进女权的女人们),有人善于带动情绪,有人善于理性分析。
KOL们的外在表现大多是前者,普遍情况下也极为擅长后者。哪怕她们的输出可能无法表现出或不表现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