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
banner
qian0929.bsky.social
Qian
@qian0929.bsky.social
210 followers 75 following 230 posts
infp/现实超级社恐,网上也很社恐/喜欢画画但是画的很烂/怕猫怕狗怕会动的动物/可以一起揪来打游戏(手游only)/也可以带带菜鸡的我/偶尔淡圈(其实是那段时间不想刷贴)/喜欢关注分享日常生活,不全是政治的博主/经常分享糟糕的贴文/王局粉和川粉就不要关注我了哈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我有去调滤镜,后置镜头里还是很亮的,只是调了滤镜更好看🤣
的确,不过日本人教育是真的很好,比中国好了不止一倍,中国教育在我这里就是💩,太恶心了每天早7晚10
日本比较少去了解,但好像都是早8到3,4点?放学了家庭作业也很少
最近一直刷到“中国人被当作日本人整”这个梗,我其实不太懂它到底哪里好笑,为什么会火成这样?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在说什么好话,毕竟日本人吃饭不用担心吃到科技与狠活,医疗基本免费。除了房价贵、工作压力大,想不到还有什么是比中国差的,不过这些问题,北上广深不是也一样有?

后来看久了发现,大部分人玩这个梗不是在讽刺,而是真的觉得“你这样对我,是不是把我当成日本人来整”。在他们眼里,日本人就等于是“该被整”的那种人,他们心里对日本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阶段。就跟“是不是把我当河南人整”一个性质。

所以有没有人知道日本和中国比起来哪方面差的?以至于诞生了这个梗,是中国人比日本更自信?
今天早上还没起床时,我梦见了外婆。为了符合人设,接下来的内容我都会以“婆婆”来称呼她。

梦里我和阿姨、婆婆,还有一众亲戚一起去商场逛街。逛到一半大家有点累了,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休息。
我坐在最右边,左边是大姨,再过去是婆婆。大姨先举起手机,翻看她下载的小说,接着就告诉婆婆,她也帮她下载好了,说无聊时可以看看。

婆婆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是那种下面有按键、上面有个小荧幕的老式机型。现实中的婆婆没有读过书,认识的字也很少,但在梦里,她好像会看小说了,甚至还能读英文字。

我在想,会不会是因为清明节快到了,所以她托梦来找我们?
其实,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比如有人天天骂美国产品,却还在用 iPhone、看好莱坞电影;有人嫌日本动漫“文化输出”,但每季新番一部不落……本质上是 个人偏见和现实喜好之间的矛盾。

还有就是虽然不是性别歧视,但男主播的比例真的很多,女主播也有但更多的都是非常认真在体验,男主播就是我最自大,这什么破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真的受不了中国人一边玩着韩国的游戏,一边"棒子"、"美丽国"叫着别的国家,说着"棒子的尿性大家懂的都懂",满嘴都是看不起游戏,却还要为了流量、为了厂商的钱去玩。

对,我说的就是 inzoi,连人家国家的名字都不能说出来,我都不知道这是民族自信,还是全民嫉妒?随便一句就是“大家知道棒子是怎么样的”、“捏脸是棒子味”。

拜托!玩的是韩国游戏,一口一个"棒子",要不你们别玩了?去玩国产 3A 大作啊!不过话说回来,国产应该不会出自由模拟类游戏了,毕竟在性别这一关就被挡着做不出来了。
1. 教育——提高公众对流浪猫问题的认识,避免随意喂养,同时倡导绝育的重要性。
2. 立法——制定更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禁止虐杀,规范宠物管理,惩罚遗弃行为。
3. 政府推动TNR——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支持并推广TNR(捕捉-绝育-放回)计划,从源头控制流浪猫数量。
4. 减少品种猫的市场需求——降低大众对品种猫的盲目追求,推动“领养代替购买”,减少人为繁殖带来的遗弃问题。
在X上看到中国人活埋一群猫,镜头转过去还有猫在尝试爬上来,太恐怖了,真的就是一个人间炼狱,猫太多造成噪音污染,有气味,应该教育的是人类,不要随随便便就喂食给它们,有能力的看到母猫可以去绝育,而不是各种人去喂食猫来当作善良,做善事

可惜墙内的人处处在为政府辩解中国人太多了,除了对猫做那种事,根本解决不了流浪猫泛滥的问题
真的,很多人低估了全职妈妈的付出,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管理家庭事务,每一样都不简单,能坚持七年真的很厉害

墙内的性别对立真的很大,动不动就扯女权,性别平等,我已经放弃看那些内容了
还没入职前被问近几年有没有要结婚生孩子,怀孕的时候被同事怨,生了孩子后要做的比没有孩子的还要好,要不然被等着裁员,回到家还要疲惫的做家务,看孩子,还要被男的讲一句:“我上一天班了很辛苦,你别烦好吗”
全职妈妈真的不比做工的人轻松,之前有人拍所谓的隐形家务是什么,煮完饭要擦灶炉,洗碗,洗锅具,等大家上班上学之后要抹地,洗衣服,晒衣服,孩子弄的玩具要收,洗厕所,晚餐还要去买菜,煮晚餐,孩子回来之后要辅导功课,全年无休,甚至一个月连请保姆的钱都没有,但是这些很神奇的,都没被淹算法推荐给男的去,天天以为别人在家就是吃喝玩乐
昨晚和我妈聊天的时候,发现她在我3岁的时候为了要照顾我们(主要是我哥上小学了),辞去了她的工作,在2007的时候,工资在4000马币,职位是酒店的副经理,我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不要继续工作,请保姆照顾我们呢。”

她就说了一句:“如果是保姆照顾你们,他们会教你们读书,让你们变得那么独立吗?”“短短几分钟内,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她没放弃,这20年里她的工资会涨到多高?为什么她会选择放弃这么高的薪资,回归家庭来照顾我们?”

“后来我想到了,那个年代(甚至现在也是),很多女生因为现实压力,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因为一旦结了婚、生了孩子,不管愿不愿意,社会都会期待她们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
我发现找AI玩数独还是不行的,原本是想试试看AI可不可以算出来要填什么,结果他说的那个格子已经被我填满了🤣🤣

浅灰色的是固定数字,蓝色是我自己填的,欢迎大家帮忙抓虫,我的专家难度每次都做到一半就不会玩了,每次都好难受
马来西亚也有政府开的小诊所,日常拿药,生病产检什么的我都有看过有人去,我那时候也是陪我妈去看营养师,之前去抽血然后分析血液里的细胞过多还是过少

再加上家附近有一个私人小诊所,价钱不会比私人医院还高,但还是可以啦,因为靠近,价钱也不会太贵,我童年有好几次都是在这里看病的
应该是不会,有好多是做很久的了,昨天应该是个例外,可能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吧,所以就哐哐请假🤣
今天去医院复诊了,但浪费了我6个小时的时间

10点半到,4点半才看完医生拿好药,期间问他们为什么那么慢,护士说是今天只有两位医生,所以要等很久。之前有几次去的时候同样都是爆满状态,10点半去,最迟2点回家

不过我不会说去投诉什么的,主要是我之前去我家附近的私人医院,去到哪里通常是前面只有一位病人,或者是完全没有病人的,清理耳朵,观察耳朵里面的状态,基本上半小时就回家了,而且还是在周末时间去的,一次清理耳朵+拿药可以200马币

但是在政府医院只在前台缴了5马币之后,看医生和拿药都没有另外付钱

话说其实是私人医院的医生写推荐信给我,我才能到那间医院,要不然我开刀什么的要去私人医院应该会很惨
我妈是从电报订阅马来西亚本地的新闻媒体,那里就只会出现报导的链接,没有什么其他人评论。
那家新闻媒体算是马来西亚高质量的了,所以不会有什么A网红今天怎么样,B网红明天怀孕之类的
外国新闻的话我不太确定,但是可以去找找看适合你的新闻媒体,像我就是订阅了有实时也有有趣的新闻媒体
我妈她有和我说她是早上醒来先在床上看完她订阅的新闻媒体发的新闻才起床做工,所以她看新闻是当作想要学习,而我看新闻通常是吃瓜才会看,还要别人出懒人包🤡🤡
不知道有没有人的妈妈是这样的,每天不是和我讨论AIdeepseek就是美国川普又做了什么。

真的很佩服她,我是那种政治热感的时候我会去看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韩国,但是政治冷感的时候听到川普或者美国的政治我都不想去聊,太难受了,每天看两个疯子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真的不想理,再加上社群平台也会出现他的新闻,每天就看他发疯

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冷感应该是维持大概4年半?选举前几个月+选举后几个月是政治热感,后面出的新闻就是看了,哦知道了,划走,只有一些会在柔佛建设的公共交通会让我开心一点,才会看其他人的讨论
然后我回了他这个哈哈哈哈,真的特别可恶,你可以问他问题,他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你要用他来做图,你会恨自己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自己画🤡🤡
久违的冒泡一次,让大家看看《我推的AI》
主题是中国宿舍的平面图,改了好几版了,最后出现的还是这些。
乍看还不错对吧,结果马桶和书桌放在一起,我说过床可以缩小一点,他还是那么大,我叫他做2d平面图的,他做成3d,被我骂了一顿后还是这样。
发现我初一时候被言语霸凌的始作俑者在去年患癌去世了,他去世后把尸体捐给了医学院做大体老师。

其实一开始看到新闻的时候是不以为意的,以为那个人只是撞名了,后来看到同校的好友纷纷转发之后才发现那个人是他。

说实在,真的做不到留言祝他安息什么的,一看到他的脸就想到初一的时候,当时我转头看向他,他来一句“看屁啦看,信我把你眼睛挖出来吗”那时候觉得超自卑,整个初一看到他们就是躲着低头不看他们。

所以现在看到他的新闻真的很无感,反倒是新闻下方都说他做的好,心里一直想到初一的时候他那个脸面。
终于进到重点了,当时我还在另外一个社交媒体有吐槽过,在2024年10月29号台湾举办的走终奖,类似台湾创作者的金马奖,那时候他当颁奖嘉宾(对,就是那么荒唐)和李多慧一起颁奖,李多慧穿的是抹胸礼裙嘛,这时候还好,上台之后joeman就和李多慧说悄悄话,抹胸礼裙怎么说,就是你只要高过穿抹胸礼裙的人,那个角度就是会看到事业线,然后就引起公愤,台湾媒体也一直在报那件事,不管是YouTube,ins还是fb一直刷新在我主页。当时真的觉得很恶心,为什么这种事情应该要注意和小心的事情,可以变成猥琐男报新闻的事情了?
对了,我还想重点提到一个人,就是joeman。我觉得比较经典的是<joe是要对决>这个系列,就是大撒币,但是他是对比比较贵的和便宜的物品/食物来测试谁比较好。

之后就大麻事件了,被别人举报,警察在他家找到毒品,但是没有从他头发和血液上提取到吸毒的痕迹就放过他了(what?????)我一直以为是因为还没有审判,所以他现在还能在荧幕前那么活跃,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