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天堂
banner
dearkokoro.bsky.social
脑内天堂
@dearkokoro.bsky.social
0 followers 0 following 41 posts
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自言自语 写下不会被波浪卷吹走的文字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我对未来的追求,与其说是幸福,不如说是获得幸福所付出的无限努力。在追求的过程中,幸福与德行已经不分彼此。”
完美的信仰没有
那么多眼泪,
说话的声音也不会
那么颤抖。
我需要一个网络平台,宛如蘅芜院般的雪洞。
蓝天糊糊的很安心,我就喜欢人少得像一片荒原的语言流放地,好自由好清爽。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蓝天糊糊的很安心,我就喜欢人少得像一片荒原的语言流放地,好自由好清爽。
“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 ——康德的说法:不是痛苦本身神圣,而是人以自由意志作出的实践选择赋予行动神圣性。

“生成”(becoming) ——尼采、德勒兹常用的词。神圣不在痛苦,而在不断变化、创造、超越的生命过程。

“体验/生存经验”(Erlebnis) ——德国语境下的“经历”,强调那种鲜活的、亲身的触感,而非抽象的痛苦符号。

“真实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 ——海德格尔和存在主义者的说法:直面生命、做出自由抉择的存在状态才带有神圣性。
现在社会里面对“压抑”的理解和我对“压抑”的诠释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嘴巴上面说的压抑的人其实往往很少能在身体和精神上面双双压制自己,并且通常出于被动地压制而不是出于主动。主动人为地去压制自己其实比被动更容易走向毁灭,前一阵子我有感受到如果自己再这样下去的话,一定会出事的。服用药物之后,心里还是回到了这片乌托邦。只有这里才安静。
我喜欢的歌词和书籍片段,这里也放一下吧。
其实今年我经历了很多静默的时刻,而且是我自己选择的。有时候我在想我在追求的那些东西,为什么只有虚无缥缈的文字里面才存在呢?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脑海告诉我我要选择自我压抑才是出路,这是我的归宿吗?
付之一炬 火光是多么纯洁
傷つけるための爪だけが
我只有一双为伤人而生的利爪

抜けない刺のように光る
宛如深不可拔的尖刺般凛凛发光

空からもらった贈り物が
上天所赐予的礼物

この爪だけなんて
只有这对利爪
只有这对利爪而已
人是自己的恋人和女娲。
罗兰‧巴特在《萨德、傅立叶、罗耀拉》一书中这样写道:“正是由于处在一种极度的孤独之中,令他感到恐惧,然后由恐惧转变为欲望,对他来说,这样的欲望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想要写作的欲望,这样的欲望配上一种可怕而无法压抑的语言的力量,写作就成为可能,他要说出心中压抑的一切。” ​​​
这些矿物团块在以太的火焰中燃烧,并随着以太的旋转而一起旋转。就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太阳和星辰,它们照亮并温暖了原本阴冷的地球。
然而,离心力也开始发挥作用,将每个种子抛向其相似的同类。 这一过程导致密者与密者相互靠近,稀者与稀者相互聚集,同时, 暗、明、温、干的各种特性也各自趋向于与 自己相似的物质。因此,轻的、暖的、稀薄 的物质上升并形成了以太;而暗的、冷的、 重的物质则下沉为空气。 随着漩涡的进一步旋转和吸引力的增强,较重的成分被吸向中心并逐渐凝聚,而轻飘稀薄的成分则留在外围。这样,凝重潮湿的成分逐渐聚向内侧,而水则从内侧的气流中逐 渐分离出来。接着,土又从水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地球上的陆地。 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些矿物团块被重新抛离地面,飞向炽热明亮的以太层面。
阿那克萨戈拉的宇宙理论(即漩涡运动论)。 在宇宙的初始阶段,所有的原始物质一一“种子,都混乱地混合在一个巨大的团块中。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起源于漩涡运动,由“奴斯”(Nous)在团块的某个核心位 置开始以小圈的形式进行旋转运动,这成为了后续宇宙一切运动的起点。 随着这种旋转运动的逐渐增强,它就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以不断扩大轨道的方式,逐渐波及到更多的种子,进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漩涡的强大吸引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种子被卷入其中,最终所有的种子都被吸入漩涡之中。
“若能循齐物之眇义,任夔蚿之各适 一人百族,势不相侵,井上食李之夫,犬儒裸形之学,旷绝人间。”
——章炳麟,《<无政府主义>序》

“蜜蜂的刺, 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 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第欧根尼似乎很喜欢这个称号,他说道“别的狗咬他们的敌人,我通过咬我朋友们来拯救他们”。后来的犬儒也试图将这个词变成他们的优势,正如后来评论家解释道:
犬儒如此命名有四个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生活方式的冷漠,因为他们崇拜冷漠,像狗一样,在公共场合吃饭、赤脚、睡在浴缸里和十字路口。第二个原因是狗是一种无耻的动物,他们崇拜无耻,不是因为他们不谦逊,而是高于谦逊。第三个原因是狗是一个很好的守卫者,他们守卫着他们的哲学宗旨。第四个原因是狗是一种有辨识力的动物,它能分清朋友和敌人。他们也接受那些适合哲学的人作为朋友,并友好地接待他们,而那些不适合哲学的人,他们像狗一样通过吠叫将他们赶走。
苏格拉底曾为阿那克萨哥拉斯的宇宙之心理论惊艳,但令他失望的是:“那人没有继续深究心,也没有提到心对掌管万物有什么角色,反倒把空气、乙太、水和很多奇怪的东西当成原因。”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主义者没有问到真正重要的问题,就像说他在牢里是因为“我的身体由骨骼和肌腱构成,而放松肌腱让我能垂下四肢,这就是我垂著四肢待在这里的原因。”可是他的骨骼和肌腱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待在墨伽拉或维奥蒂亚?“要不是我认为承受城邦的处罚比逃亡或走人更正确、也更有尊严,跑去那里不是对我最好吗?”
罗素对哲学的定义是: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以往那火光发出 千万朵情花明亮
天空中飘荡 尤像星光
想起心黯然 难忘凄怆
明晨红日又上 我的心给光辉照亮
情爱的酸苦早已尽尝
唯求向上 前忘凄怆
别了火光 心也照亮
“艺术具有超现实的能力”,我昨天读了一本书,书里面的观点是“当媒介开始透明时,就是事物最能发挥作用时”艺术脱离了世俗的时间限制,寄于新的天赐之躯里永生,而我们感受到的共振居然能熬过所有人类的动荡时期。
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 在研究神话时提出——人类通过仪式与叙事不断“返回神圣的时间”,仿佛艺术让我们在现实的线性时间中,进入了循环的、永恒的时间……
神经系统和骨骼会记得我所有的痛苦,甚至它们比大脑记得更深。
青春每一秒都在贬值
…“黑暗中他感觉到一种产屈辱的泪水溢满他的眼眶。…拿出你的勇气来!…祂会让你的心/性灵彻底干净。…一切的赞颂/荣耀于-祂!…愿我-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