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egg
89egg.bsky.social
89egg
@89egg.bsky.social
38 followers 24 following 190 posts
无人邀请排队等这里的邀请码要花小半年时间……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Reposted by 89egg
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每年4月公布新一輪賽果,獲得此國際新聞榮譽的華人過去寥寥無幾,去年阿姆斯特丹頒獎禮台上卻有位香港攝影師身影。1997年移民澳洲的詹偉宗(Eddie)拍攝斐濟長老與孫兒的肖像,以反映氣候變化危機,獲得2024年東南亞及大洋洲地區組別單張冠軍。

72歲長老 Lotomau Fiafia 指著身後紅樹林說,那是他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 Eddie 邀請長老拍攝肖像,長老答應並要求帶上孫兒,因為他認為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島民和後代的未來。雖然他有點絕望,覺得跟記者說了也徒勞無功,世上沒人會關注這個只有數百人居住的小島的命運。
小公园是年初或者去年年底才建好的,之后一直无人打理,树都快死的样子,下面的杂草也比人高,除了旧有物种杂草外还有最近几年的外来物种白花鬼針草,但因为有花啊,所以有蜜蜂有蝴蝶也有天蛾(蜂鸟鹰蛾)。还有不至一种的鸟类。觉得可能有杂草加无太多人,只有路人,这样的环境对生物多样更友善。
昨天路过荒废的小公园,看到一只像蜂鸟的物种在采蜜,回来查应该是蜂鸟鹰蛾,然后顺带知道太阳鸟也采蜜,我找图来看,有点像我叫青丝“眯(广东话发音)”的小鸟。都是网图,太阳鸟的色不太像,但我见过的体型大小和形态和图片差不多。
路边的鸭脚木开花了,第一次见,也许往年没留意到,花没开时像一串生的花椒,有只好像是竹蜂在采蜜。
之前有一只竹蜂看上我家阳台的一根竹子,一有空就来咬,因为它体型巨大我实在是怕,在它快攻下之前竹子我就用透明胶给封住了之前咬的口。但它又开始努力另一个位置,如此下来第二三次,发现他是可以咬开透明胶的,想来也是透明胶也没有比竹子更硬,于是我只好把挂植物的竹子藏了起来。它回来找了半天终于放弃。但过几天我就看它出没在对面楼的竹子前再次努力起来。
最近又开始灭蚊了,一个星期前喷了一次药今天又来,但就算我几乎是全天关门窗,蚊子似乎也没少反而多了,不过可能没灭更多吧
没玩过不知道,不过看他们网站有邮箱,你可以发邮件问一下什么原因
可以说一下是哪个软件吗?或者除了地址选项没有其它选项?
那您代理的地方选择的是什么?都有什么设置可以选的?
可能你要先确定自己没用全局代理,不能似乎。是的话要改。然后查看现在自己的IP是哪国的,其它我也不懂。软件问题也有可能,更新软件。
检查软件是不是开了全局,全局就会这样子。
他是医学博士,也的确在医学上是有成就和贡献的,而且在日本有出过22本书,书籍销量百万,但是就是太强搞他的免疫学上的理论了吧,对统计学上和医学上都有局限,也不知道他是否因为自己的局限了造成自己的疾病,哪怕医学知识再多成就再高,一旦有误区造成后后果也很可怕。
这个片子下面全是赞和喜欢的,AI评价安保徹的演讲魅力在于“人文关怀”——他不是冷冰冰的科学家,而是用故事(如照顾丈夫的女性)唤醒听众反思,这在压力大的现代社会很治愈。但正如您所说,许多观点“貌似正确”是因为它们触及真相(如应激有害),却“错误”在简化与推广上。
讲真如果有人按他说的观点去平衡过于忙碌的工作和过于舒适的生活,让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得到平衡这是很好的,但如果有人因为他说只改变生活方式而忽略求医和血压的检测,或者主动感染病毒这些,就真的很有问题了。
www.youtube.com/watch?v=skqV...
昨天油管给我推这个,看完觉得在免疫学上有收获和启发,但在片子里很多观点在医学上都很单一归纳甚至是错误的,尤其里面他说高血压不用太担心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说冬天用热水袋会让皮肤变薄这些。
于是请AI提供他的医学成就和分析片子里的错误,结论是:确实有科学基础,看起来“合理且启发性强”,但部分表述被过度简化、缺乏临床证据支持,或与主流医学共识冲突。这可能导致听众误解专业治疗(如忽略药物或手术的作用)。
关键的一点是他是因大动脉解离突发离世,69岁。大动脉解离wiki上说成因和高血压有很大关系,正正是他说高血压不用太担心不用量最好。
【新年的禮物影片】拯救我脫離疾病的一支影片〜免疫學權威 安保徹教授演講完整版〜
YouTube video by Nihonjinfufu 日本永續生活 - 小さな団地でサステナブルな暮らし
www.youtube.com
而且搞清楚了菌种的问题,西藏和俄罗斯的菌种不同,口感浓稠度和适应温度也不同,酒精的含量也不一样,正好可以根据要求再优化一下现在发酵的温度和菌种。
看新闻报道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关于免疫系统的调节性T细胞的,这些细胞能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自己的身体。自体免疫可以理解,但听说癌症也有影响,问了一下AI当中的原理。应该是在肿瘤微环境中,Tregs通常被肿瘤“劫持”,抑制抗肿瘤免疫(如CD8+ T细胞活性),促进癌症进展。
惊喜的是里面有个信息是肠道菌群可通过SCFAs或吲哚调节Tregs活性,间接增强抗癌免疫。
自制和吃了两年多kefir和纳豆于是向AI八卦了两年前用搜索没办法轻易找到的信息。的确kefir和纳豆都和对肠道微生物组有益,可增加菌群多样性、促进Tregs分化、增强肠道屏障、改善炎症和代谢健康,尤其对IBD和潜在癌症预防有益。
哈哈,这家店看来有点魔力,应该写个告示逛完人会特别迷糊小心失物。
昨天傍晚有点起风了,埋头上山快到山顶时忽然听到流水声,虽然附近有山渠,但近日都没下雨不可能有水声啊,抬头看到头顶的松树晃动,啊,应该是松树的声音,这是松涛?细细听也有点像碎浪声。后来在山顶的松树林里再仔细听,应该没错,其它的树听起来哗啦哗啦的,只有在松树旁听到的才特别温柔。说来还真是一第一次留意到这种出现在古诗里的声音。
求米草,也叫竹叶草,开花了。觉得还是本地植物特别耐种,家里的植物蓟马,叶螨,介壳虫大部分都中了,只有它还好好的。
不有一点小细节是,要日照高的地区用太阳台板才更有效,日照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太阳能板每年容量衰减1%,原因是材料老化,环境应力,典型衰减率,所以如果日照低的地区用寿命差不了太多的但产出电量就会打折。
所以从欧盟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回收还是要靠法规啊。欧盟生产的太阳能板必须有序号,符合CE标记和WEEE指令(2012/19/EU,废电气电子设备),序号用于产品注册和追踪。WEEE将太阳能板纳入EPR范畴,要求生产者(包括进口商)注册序号到国家数据库,负责收集、回收(目标85%收集率、80%回收率),并支付费用。随意废弃时,可通过序号回溯到生产者责任(罚款视成员国,欧盟平均每吨数百欧元)
而正如节目所说的,台湾发生太阳能板回收后生产出来的产物被当废物填埋的原因不是过多连建筑材料也不能吸收,而是因为法规不严,回收业者收了回收费用草草填埋了事没有尽责(没有后续的监管和惩罚)。很过分的是有人在片子下面抱怨回收费用高,几乎要给一个新的太阳能板的钱工厂才回收,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有人回复把太阳能板的序号破坏掉就可以把个地方埋了。我问了AI,现在几乎全球生产太阳能板都有序号,主要是可以追踪生产工厂,法律也大多要求生产者负责废弃回收,但都还没有很好的监管和惩罚。所以太阳能板回收率,台湾<20%,中国<10%,美国<10%,欧盟87%,这时候真的要大力赞欧盟。
台湾虽然有风灾,但在太阳能板25年寿命前因自然灾害而损失的整体失败率仍<1%,而且台湾这次是浮动式太阳能损坏高,本来浮动式太阳能板损坏率更高,但固定式损坏是<1%。而台湾可能因为地少不适合太阳能板的部分,依然有屋顶与建筑物表面,休耕地与低生产力农地,工业与污染地,盐田或棕地这些可以选择,还是有很多可以使用太阳能板的面积。我还问了一下全球现在这些太阳能板占地情况,中国(>50%全球装机)美国(>15%)这两地大部分在沙漠,少部分是农地,中国是退化农地。印度/中东(>10%)沙漠/干旱区。约25-30%全球太阳能安装在 croplands/pastures/forests
太阳能板的平均正常寿命通常为25年,以生产,回收,安装和占地成本来计算25年生产电量价值(1,312.5美元,平均525 kWh/年)的占比,400W单面板生产400美元30.5%,回收20美元/面板 1.5%,安装 100美元7.6%,占地成本75美元 5.7%,计算下来总成本是45.3%。我问AI如果当是投资年化回报率是约5.8%
高于银行利率低于股市,如果安装在建筑顶部而不是占用耕地和森林还有实际生态效益(虽然也有可能会烤熟路过的小鸟,但先不讨论)
所以就算回收成本高但如果在购买时已经计算入内,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youtu.be/Xkc-uoUG04E?...
昨天看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关于太阳能板回收的节目,主要是因为丹娜絲颱風让台湾很多新装的太阳能板报废,而当地处理回收无论是回收能力还是量来说都无法应对大量的太阳能板,而且现在常用的机械回收方式简单粉碎板成粉末大多只能用于低端应用,如建筑玻璃建筑砖。
看到下面讨论很多在讨论太阳能板的应用的,一是说回收成本“过高”,二是说台湾风灾严重不适合,三是回收后制成的粉末就算建筑也用不了那么多。还有说太阳能绿能这些根本是来赚钱。这是真的吗?我问了一下AI。
光電板回收潮來襲,台灣準備好了嗎?《丹娜絲颱風:狂風的考驗》系列 09 (公視我們的島 第1320集 2025-08-25)
YouTube video by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youtu.be
昨天的快乐是在山上看到了松鼠,听到头上的树有响声抬头在乱树枝中看到他正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夕阳的逆光下是他毛茸茸的轮廓,然后拐了几个树枝就完全隐没在树丛中。
最近观察小鸟站在柔软的草上觅食草籽,然后像这一下隐没的松鼠都让人想起武侠小说里的高人。
早早的桂花已经开了,一阵熟悉的香味。山上和山边的都开得比较早,可能因为晚上气温比较低,路边的可能还要等一两个月?